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加快推进教【jiāo】育现代化实施方案【àn】(2018—2022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【àn】》)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《实施方案》指出,今后5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【wéi】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【zhě】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,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,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【dài】主题,围绕【rào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,聚焦【jiāo】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疑问、紧迫性疑问和人民群众关爱的疑问,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,着力深化改革、激发活力,着力补齐【qí】短板、优化结构,更好发挥教育服务【wù】项目国计民生的作用,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【shè】会教育目标任务,为推【tuī】动高质量发展、实现2035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: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;聚焦重点,带动全局;疑问导向,改革创新【xīn】;分区规划,分类推进。总体目标是:经过5年尽【jìn】力,全面实现【xiàn】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,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,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作用力大幅提【tí】升。实现更高水平、更有质量的普及,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,教育服务项目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,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疑问得到有效缓解,多样化可【kě】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,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【huì】进一步【bù】扩大,学习大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:
一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,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【tè】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材建设全过程,把教材体系【xì】、教学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、价值体系。增强中小学【xué】德育针对性实效性,从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德育方式方法,注重循序渐进、因材施教、潜移默化,开展喜闻乐见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。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【liàng】。将思想政【zhèng】治工作体系贯【guàn】穿于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当中,深入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。大力加强体【tǐ】育美育劳动教育。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,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、家庭和社会【huì】相衔接的综合劳动、实践育人机制。
二是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。推进学【xué】前【qián】教育普及普【pǔ】惠发展,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化管理队伍,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。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,推【tuī】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。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,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【fā】展规划,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,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【tí】升计划。着力减少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,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项目工作。
三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。构建产业人才培养训练新体【tǐ】系,完善学历教育与训练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推【tuī】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。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,坚持面向市场、服务项目发展、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,优化专业化结构设置,大力推进产教融合、校【xiào】企【qǐ】合作,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。建立健全【quán】职业教育制度标准,完善学校设置、专业化教学、教师队伍、学生实习、经费投入、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,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。建立国务【wù】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。
四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。加快“双一流”建设,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,研究建立中国特色“双一流”建设的【de】综合评价体系。建设一流本科教育,深入实施【shī】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,实施一流专业化建设“双万计划”,实施创新创业教【jiāo】育改革燎原计划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。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,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化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、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,加强紧缺高端复合人才培养。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【biāo】准和监测评价体系。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【jiū】与创新服务项目能力,实施高【gāo】等【děng】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,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,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。继续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。
五是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把师德师风作【zuò】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,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,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,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化中小学教师。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,创新编制管理,修订高等学校【xiào】、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指导建议,分类推进教【jiāo】师职称制度改革。保障教师【shī】工资待遇,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【zī】长效联动机制,核定绩效工资总【zǒng】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,实现与【yǔ】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,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分配办法和内部分配办法。补强薄弱地区教师短板,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【huá】、银龄讲学计划、援【yuán】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。
六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。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、教育服务项目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支持学【xué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【cái】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,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【gài】。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,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【huà】行动,推动以【yǐ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项目教育教【jiāo】学全过程。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【chuàng】新发展,设立“智慧教育示范区”,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,实施人工智【zhì】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。构建“互联网+教育”支撑服务项目平台,深入推进“三通两平台”建设。
七是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。坚【jiān】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,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,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,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水平。推进“三区三州”等深【shēn】度【dù】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。补齐中西部教育发展短板,加快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,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【xiào】基本【běn】办学条件,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加快发展民族教育。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,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、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,“部省合建【jiàn】”支持中西部地区14所高等学校发展。实施乡村振【zhèn】兴战略教育行动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,推进服务项目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等农林教育改【gǎi】革,加快乡村振兴急【jí】需紧缺人才培养。
八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。创新体制机制,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雄安新区教育,优先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,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以新机制新【xīn】模式建设雄安大学。深化粤港澳【ào】高等教育合作交流,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相关的人才、科技、信【xìn】息等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流动。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,进一步加大区域内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的力度,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与创新平台,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。促进海南教育创新发展,依托海南自由贸易【yì】试验区打造新【xīn】时代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开【kāi】放的新标【biāo】杆。
九是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。加快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,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,提高中外合作【zuò】办学质量,完善中外合作办学【xué】准入和退出机制【zhì】。加强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教育合作,建设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资源信息服务项目【mù】综【zōng】合平台,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,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项目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行动计划。深化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人文交流,大力支持中外民间交流,加强【qiáng】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。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,加强孔子学院能力建设,全面提高办学水平。加大【dà】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力度。
十是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。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,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服务制度支撑。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,坚定高考改革方向,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【zhì】度,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化学位硕士研究生分【fèn】类考试,完善博士研究生“申【shēn】请-考核”和直【zhí】接攻博等选拔机制。完善民办教育分类【lèi】管理,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,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【shí】施条例,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,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【fā】展。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,加强终身学习法律法规建设,构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、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,加快发展社【shè】区教育【yù】、老年教育,深入推动学习型【xíng】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。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,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项目改革,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构建政府、学校、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。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。
《实施方案》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:一是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,不断提高教育系【xì】统党的建设质【zhì】量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,加快【kuài】完善教【jiāo】育法律制度体系,加快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,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,加强学校【xiào】法治工作,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。三是完【wán】善教育经费投入【rù】和管理机制,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,全面实施绩效管理。四是加强教育督导评估,有效发挥教育督导“督导评估、检查验收、质量监测”职能,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【zhǎn】。
《实施方案》最后强调,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、建【jiàn】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上来,加强组织领导,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本地【dì】区落实方案【àn】。各部门要主动履职尽责,确保实施【shī】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。国务院教育督导部门定期【qī】组织督导评估,压实落实责任。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历和做法,凝【níng】聚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共识,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